赵孟坚 水仙图
赵孟坚(1199年-1264年),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浙江湖州人,中国南宋画家。宋宗室,为宋太祖十一世孙。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工诗善文,家富收藏,擅梅、兰、竹、石;其画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清润,深得文人推崇。
他宋亡不仕,诗画自娱,以善画之名与杨嗣翁善琴、赵仲文善棋、张温父善书被时人合称“四绝艺”。学者徐邦达先生据顾观为赵氏《水仙》长卷所题“甲子须臾事,蓬莱尺五天”诗句,论定其卒于南宋景定五年(1264),时年65岁。
赵孟坚的人生
【人生经历】
赵孟坚家境清寒,初以父赵与采荫入仕,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中进士,授集贤殿修撰,曾任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官至朝散大夫、严州守(即严州知府)。时严州饥荒,发廪赈赡,活民5万余户。景定初,迁翰林学士承旨。不久罢归。与贾似道是好友。元成宗元贞元年卒。谥文简,墓在今平湖市广陈镇北辇字圩,俗称“王坟”,弟赵孟淳。
岁寒三友图 纵24.3cm*横23.3cm
上海博物馆藏
【人生轶事】
赵孟坚隐居广陈时,制一小船,满载琴书杓具,自随舟中,看夕阳,赋晓月,至忘寝食。临终赋诗有“百年处世欠三秋,事业都归水上沤”之句。赵孟坚也是南宋最出名的书画收藏家,他嗜好收藏书画古物,常用一只船载着书画文物及纸笔墨砚等,东游西适,评赏书画古玩,吟诗作画。当时人称其舟为“赵子固书画船”。史载其“多藏三代以来金石名迹,遇其会意时,虽倾囊易之而不靳也”。据说他开庆元年(1259)曾得书法珍品五字不损本兰亭即曾得王羲之《兰亭帖》,夜间泛舟归至霅溪牟山,归家时,风作舟覆,其“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褉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惜也。’因题八字于《兰亭帖》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其酷嗜收藏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
【多重栖身】
赵孟坚在南宋末年兼具贵族、士大夫、文人三重身份的著名画家。赵孟坚儒雅博识,工诗文,善书法,擅水墨白描水仙、梅、兰、竹石。其中以墨兰、白描水仙最精,取法扬无咎,笔致细劲挺秀,花叶纷披而具条理,繁而不冗,工而不巧,颇有生意,给人以“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之感,世皆珍之。赵孟坚的首创墨兰(用墨写兰)笔调劲利而舒卷,清爽而秀雅。画上春兰两株,丛生草地,鲜花盛开,如蝶起舞,给人以清新的快感。所南翁画兰则以画“露根兰”(即画兰不画土)出名,他元朝初年隐居吴下,以画露根兰寄寓他的无土亡国之痛。他在墨兰长卷中更是题上“纯是君子,绝无小人”的话,以表达其民族的自尊心。他的画风笔墨简洁,别有清绝之趣。
赵孟頫 《兰蕙图》
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頫的《兰蕙图》则明显地师承了赵孟坚的画法,以自由抒卷的笔调来表达一种奔放而飘逸的情感。明代文征明的兰则笔墨恣肆,且常杂以竹、荆、石块,以衬托兰姿。随后有女画家马守真的工笔淡写,画家徐渭的大笔挥洒,画家项元汴的中锋(笔锋)洒脱,画家周天球的折叶卷花,都各具风致。至清朝和近代,画兰之风更盛,且更各具个性,各显高致。
赵孟坚 《墨兰图》全卷
岁寒三友图 纵32.2cm横54.3cm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仇英 腊梅 水仙图 美国弗利尔和赛克勒美术馆收藏
【书画收藏】
赵孟坚也是南宋最出名的书画收藏家,他嗜好收藏书画古物,常用一只船载着书画文物及纸笔墨砚等,东游西适,评赏书画古玩,吟诗作画。当时人称其舟为“赵子固书画船”。史载其“多藏三代以来金石名迹,遇其会意时,虽倾囊易之而不靳也”。据说他曾得书法珍品五字不损本兰亭,归家时,风作舟覆,其“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褉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惜也。’因题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其酷嗜收藏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
赵孟坚 书法《送上马娇图与贾秋壑》局部
赵孟坚书法 跋褚遂良《倪宽赞》
赵孟坚行书《题大年小景图》
自创白描水仙画法
赵孟坚梅花初学杨无咎,画竹师法文同,后融合扬无咎、文同二家画法,自创墨笔兰花和白描水仙画法。其“白描技术可谓空前绝后”(台湾学者翁同文语),溥心畲在《寒玉堂画论》中说:“赵孟坚始有双钩白描,综诸子之长,极花卉之能事矣。”他擅作水仙、梅、兰、竹石,尤以墨兰、白描水仙最为精妙,笔致挺秀,花叶纷披而有条理,评者以为繁而不冗,工而不巧。正如元末夏文彦《图绘宝鉴》所称“水墨白描水仙花、梅,兰、山矾、竹石清而不凡,秀而雅淡”。元人张伯淳《题子固水仙图》亦谓:“裙长带袅寒偏耐,玉质金相密更奇。见花如画花似画,西兴渡口晚晴时。”认为他所绘水仙有“玉质金相”,栩栩如生。
赵孟坚 水仙图
南宋 赵孟坚 水仙图(部分)长卷,纸本,墨本,纵24.5厘米,横670.2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赵孟坚 水仙图卷 纸本墨笔
赵孟坚画水仙,既讲究写真入微,又力求生动传神。他用高古游丝般劲利线条勾勒水仙轮廓,又用晕化自然的水墨傅填叶面,状物赋形更为形象逼真;而或拥簇或散逸的不同构图,或舒展或回旋的丰富造型,又为水仙增添千姿百态与蓬勃生机;整个画面由从容不迫的节奏、疏密不一的构图、冷寂邃远的色调组成。在平坡丛草之间,营造出清芬可揖、澄心涤虑境界,达到了“清而不凡,秀而雅淡”的效果。令人展卷之际,浮想联翩:那高低起伏的土坡如同翻涌不息的浪花,曲尽其态的水仙像是洛神那般绰约多姿,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陵波微步,若往若还……正如画家自题水仙:“酒边已爱香风度,烛下独怜舞影斜。”正因为画出水仙的“香风舞影”,元人吴太素《松斋梅谱》云:“(赵孟坚)水仙尤奇,世争贵重。
南宋 赵孟坚 水仙图卷 天津博物馆藏
赵孟坚的画以墨兰、白描水仙最擅,尤长于白描水仙。但因追捧者众,自南宋以降,伪其白描水仙者,代不乏人,所以现存的诸件署款或钤印为赵孟坚的白描水仙作品,有不少为赝鼎或存疑。其中天津博物馆藏《水仙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水仙图卷》及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水仙图卷》尤为出名。
南宋 赵孟坚《水仙图》弗利尔美术馆藏
传世作品有《白描水仙图卷》《岁寒三友图》《墨兰图卷》《自书诗卷》《梅谱》等。著作集为《彝斋文编》4卷。其中书法墨迹为《自书诗卷》,绘画《墨兰图》《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