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文献展”观摩研讨会

2021-12-24

微信图片_20220303162123.jpg


2021年12月23日下午,青岛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绍波,副主席及主席团委员张风塘、林建业、李国柱、曲宝来、徐永新、于晓君、宋卫国、于兆科、赵鹏飞、薛波、兰伟、赵峰、胡永刚一行,到青岛市美术馆罗马厅参观了“艺术为了人民——刘文西艺术文献展”。随后,在美术馆艺术讲堂内召开了“艺术为了人民——刘文西艺术文献展青岛市美术家协会观摩研讨会”。市文联、市美协主席王绍波在研讨会中提出,这一次的观摩学习,“从理论上、从实践上、从艺术指引方向、从艺术家践行来说,恰到好处的给我们一次深入学习和感受的过程。”“刘文西的创作始终扎根自己的情感,扎根自己领悟观察的、熟悉的、深刻的生活基础,这是塑造一位艺术大师的路径,这条路径就是‘深植人民,深植生活’。”“表现出(对陕北黄土)的情感,表现出的艺术形式,两者完美结合,丰富至极。”“刘文西的(绘画)基本功、创作能力堪称完美,是中国艺术家的一个典范,让我们感到骄傲。”大家热烈交流观摩的真切感受,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纷纷表达了要努力“立德修身”、“扎根人民”,努力创作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研讨会发言摘要:(按研讨会现场发言及顺序整理)

林建业(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参观“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文献展览”,通过参观这些作品,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起了全国文艺工作者的共鸣,习总书记提到最多的就是“人民”,一切创作都是为了人民。通过今天的学习观摩,受益匪浅。今天进入展厅,通过刘文西先生一生对艺术的追求,以人民、领袖为题材的精品力作,让我们非常震撼。刘文西先生画了一些速写,包括人民群众现场的速写和他生活环境中劳动人民的速写,发自内心的刻画,我们能感受到他真正与人民融为一体,只有这样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这次有意义的活动触动很大,我今后一定努力做好创作工作。

曲宝来(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讲话使我们非常受鼓舞,在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创作线路、思路比过去明确多了。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性,只有把每个人的价值注入每个人的艺术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的久。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内容题材要严,思想态度要清,艺术创作要精,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今后我们要在青岛文联、青岛美协的领导下,我们努力做出好的作品,多为社会服务。

李国柱(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讲话体现了对我们文艺工作的关怀和重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我们将来的工作提出了方向,作为画家,我们了解应该画什么、怎么画。今天看刘文西先生的展览,很感动,很佩服,刘文西一生的创作之路感动了我。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深入生活,应该说他就在生活之中,这些从创作数量和对创作对象的连续创作可以看出。通过观看刘文西作品展览,更深刻领会了习总书记提出的“艺术为了人民”。以后的创作,要以刘文西先生为榜样,向着(艺术为人民)的方向去思考、去努力。

胡永刚(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今天的这次观摩学习非常难得。观摩的过程就是对画家学习、刺激的过程,给画家思想的调整,给画家一些艺术创作的冲动。希望这次活动对将来的绘画创作发挥作用。

于兆科(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深刻体会到,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活为创作根源,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通过参观刘文西艺术文献展,前言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画家要一辈子把心思放在绘画,放在人民身上。”

宋卫国(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认识到文化人的责任和良知。“守正道,行大道。”是对文化人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德树人,在创作上向真善美方向继续努力。刘文西先生的展览对自己起到了很大的鞭策作用,他一生沉浸在黄土高坡土地上,画出无数精品力作,从他这里我们找到了学习的方向,我也会向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于小君(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主题性还是很重要的,通过刘文西一生的几万张作品中可以看到,人民的主题、人民的语言,人民生活的气息。从中学就看到刘文西的作品,印象很深刻,主题性是他一生艺术创作的精华,就是为人民、画人民。第二他的艺术手法,很有意思,中国语言的手法,严谨的西画基本功,不管素描还是线描,也有纯中国画语言的,大部分用了很多西画手法、版画手法、装饰手法。年画、连环画的手法,可能表达的更流畅、更轻松,艺术在语言上深入探讨,能够形成艺术家个人的风貌,风貌的成熟才能承载我们的主题,才能让时代关照你要说什么,才能实现艺术培根铸魂的功能。通过展览看到了艺术家的担当,反复强调主题和方向,影响力和对时代的感召力是不一样的,看到了刘文西老先生的恒心和艺术追求,确实非常震撼。我觉得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就该如此,强化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为时代创作好的作品。

赵峰(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刘文西老师的大型展览,名字非常好“艺术为人民”。我们从学生逐步独立创作,到专业创作单位,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画什么,为什么而画,习总书记在文代会中指出“艺术为人民”,我们要为人民奉献更多优秀作品。我们文联、美协一直在做相关的工作,让我们更加具体、更加有效的将采风、采集到的东西运用到创作中。我看到刘文西老师大量的这样的作品,我很震撼,人这一生,有一张大画,有实力的作品,有一批有深度、有力量的作品,这辈子就够了。这对我们年轻艺术家提出了要求,我们用更多、更集中的精力创作作品,让我们的作品更多为人民说话,让我们的作品能真正体现习总书记的要求。

薛波(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刘文西的画,我们从小就很熟悉,但是通过整个布展到呈现在观众面前,还是非常震撼。作为一个画家,第一次近距离品味人民艺术家的道路,他用了60年时间,深入、固定在陕北这个位置,把全部心思放在一个点上,他画的题材就是陕北老区、毛主席走过的路程,是艺术家发自内心创作的动力,对我们现在的画家是一个很大的启发。要想画好,不深入生活,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搜集素材上,很难表现出成功的作品。对个人触动最大的就是他能抓住一个点深入生活,反复描绘,我觉得对画家非常重要。特别是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指明了道路,让我们更有信心,以后创作更好更多的作品。

张风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看刘文西艺术文献展,我很有感触。我有幸和刘文西老先生见过两次,一次是在2012年在兰州的年度人物颁奖活动中,晚宴上他含泪演唱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就如艾青说的“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就在刘文西身上充分体现出来,他的优秀作品确实鼓舞人心。2013年在太行山写生又见到,看到他对学生治学严谨。我觉得刘文西确实是“人民的艺术家”,是一位艺术大师,胸怀宽广、治学严谨,一生追求为人民讴歌、画出赞美人民的作品。

王绍波(青岛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我们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讲话和参观刘文西艺术文献展结合起来,从理论上来说,从实践来说,从艺术指引方向来说,从艺术家践行来说,恰到好处的给我们一个深入学习、感受的过程。刘文西先生的艺术在三十年前名气就很大,那个年代全国范围里有很多艺术家,在艺术表现功底、艺术创作内容、思想和方法上比较趋于一致,那个历史阶段的创作有着明确的主题要求,同时要扎根实际、深入生活去表现,为什么刘文西脱颖而出,结合总书记的讲话来看,恰到好处的、典型的树立了一个模范。刘文西始终坚持、一直不断的不离开他身边的生活,这个是很鲜明的。有很多可能画这个起家,后来又去画别的,随时代变迁,个人表现的主题、内容、方式、方法发生衍变。刘文西在艺术高度上不断迈向高峰,他始终扎根情感,扎根自己领悟、熟悉、深刻的生活基础。这是艺术大师塑造高端的艺术路径,这条路径是“深植人民,深植生活”的路径。我看到他的作品,基本功没有可以评说的,到了几乎完美的程度,创作能力也到了完美的程度,在现实主义、写实主义风格概念下,他可以堪称世界艺术大师。在中国艺术家中,可以称之为典范的艺术家。他让我们感到骄傲,是非常了不得的。刘文西的作品表现出(对陕北黄土)的情感,表现出的艺术形式,两者完美结合,丰富至极,把所有艺术造型都放在他的作品里了,他笔下的形象非常丰富,给我们的震撼太强了!也引发我们的思考,要扎扎实实把时间放在这方面、多画些画,用生命去做画,这样青岛美术就更有希望,青岛美术需要有这样的生活、热情和厚度,这些来自我们个人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也来自我们各位带动青岛美术的共同发展。为了个人的艺术创作努力攀登高峰,引领青岛美术界共同做的繁荣,这些都是我们美协需要做的工作和责任。



相关链接: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文献展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