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美云艺】“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有”——恽寿平“没骨法”花鸟画赏析

2023-10-08



图片




花鸟“没骨图”初现

“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筌,皆以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蜀平,黄筌并儿子居宝、居寀,弟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筌恶其轧己,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筌等不復能瑕疵,遂得齿院品。然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


沈括的《梦溪笔谈》说明了“徐黄异体”的差异,也点明了黄氏风格对“没骨图”产生的影响,而文中所谈徐熙之子无从考证,倒是徐熙之孙徐崇嗣为大家所知。

图片


《草虫竹石图》 徐崇嗣


    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没骨图》:“李少保(端愿)有图一面,画芍药五本,云是圣善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房卧中物,或云太宗赐文和。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旁题云:‘翰林待诏臣黄居寀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后因出示两禁宾客,蔡君谟乃命笔题云:‘前世所画,皆以笔墨为上,至崇嗣始用布彩逼真,故赵昌辈效之也。’愚谓崇嗣遇兴偶有此作,后来所画,未必皆废笔墨。且考之六法,用笔为次,至如赵昌,亦非全无笔墨,但多用定本临模,笔气赢懦,惟尚傅彩之功也。”   


    徐熙后人变格之后,逐渐为宫廷绘画体系欣赏,只是徐崇嗣的“沒骨法”并不经常运用,可能这种绘法尚处于变格之中,世人接受度不高,从其画作的提笔注释中可窥一斑。但徐崇嗣的“没骨法”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后人学“没骨法”都推崇徐崇嗣,如赵昌、恽寿平等等。



“沒骨法”发扬光大

恽寿平将“没骨法”推到了顶峰,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独具一格的“没骨法”作品。

图片


恽寿平(1633-1690),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东野遗狂、草衣生、横山樵者。

早年学画山水,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并上溯董源、巨然。其山水画有很高成就,以神韵、情趣取胜,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

中年以后转为以画花卉禽虫为主。从明代沈周、孙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再参考画史文献资料,创造“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其绘画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

图片

《五色芍药图》恽寿平

绢本设色 118.5cm×71.6cm   

恽寿平以高逸的山水画和清丽的没骨花卉写生画闻名,常州画派就是在这种审美风尚的趋引下,自然形成的。据中国绘画史载,常州画派达百人之多,近现代知名画家任伯年、吴昌硕、刘海粟等都临摹学习过他的画。

图片

《出水芙蓉》 恽寿平

27.5cm×35.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荷花图轴《出水芙蓉》,以没骨法绘之,花叶一红一碧,鲜活生动。观之似有“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绰约藕花初过雨,出浴杨妃娇无语”之感,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画中自题:冲泥抽柄曲,贴水铸钱肥。西风吹不入,长护美人衣。

图片

《国香春霁图》 恽寿平

绢本设色 103cm×51cm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充分展现了恽寿平没骨花卉的技法特点,单纯用色彩直接晕染而成。巧妙运用水、粉等技法,将盛开或即将盛开的花朵之姿表现的非常真切和微妙。整个画面明丽清新,色泽典雅,笔致俊逸,意境幽淡。

清代画家秦祖永曾评说:“比之天仙化人,不食人间烟火,列为逸品。”

图片

《桂花紫薇图》 恽寿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图选自《清花卉画册》,扇面分绘八月夏秋之季的花神:桂花、紫薇,花枝穿插缤纷艳丽,花瓣繁复重叠。花卉多用勾染,设色有层次变化,叶片采用没骨法,叶脉向背清晰,颇见写生之妙。

画中自题:红薇晓艳,金粟秋香。此图绘于南田书房瓯香阁,恽寿平经年寓居并终老于此。


画以简贵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

                                    ——恽寿平《南田画跋》


恽寿平不仅画作出众,风格独具,而且书法精妙,他学王羲之及王献之父子,后来又学褚遂良、米芾书法,以深厚的书画功底为素养,迥出时流,自成一格,被称为“恽体”。

图片

上书:

停舟催我看花图,吟过苏台兴未孤。

踏遍落梅春欲尽,又随明月到西湖。

毗陵恽寿平。百仞见枝叶,八千为春秋。玉节。

恽寿平还精于诗文,题句清丽流畅,诗格脱俗超逸,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王嗣衍、孙谠编有《南田诗钞》五卷,蒋光煦又增辑南田诗稿,题《瓯香馆集》凡十卷,流传甚广。还有《南田诗草》《瓯香馆集》《南田画真本》《南田集》著述多种。

大学者顾炎武曾称赞南田的诗说:“恽正叔落笔如子山,萧瑟乡关,……非大地欢乐场中仿效徘倡,郎当舞袖。”“选意必幽,择辞必鲜,俗尘凡语自然不侵其笔。”

恽寿平在绘画理论上亦甚有建树,后人为其编有《南田画跋》一书。

图片
图片

《灵岩山图卷》及左题跋 恽寿平

纸本墨笔 20.7cm×107.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在《南田画跋》里,点出了“没骨画”技法的精髓:“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有。”他还说:“没骨牡丹,起于徐崇嗣,数百年其法无传。余为古人重开生面,欲使后人知所崇尚也。”

其画法自谓“春风桃柳、霜天梅菊助我神”,“灌花南田,玩乐苔草”,在其天机物趣中创作一番天地,他的这些论述及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革新影响。

图片
图片

《牡丹》 恽寿平


恽寿平云:“自张僧繇创为‘沒骨’山水,至徐崇嗣以‘没骨法’写生,皆称绘苑奇制,煊赫古今。‘沒骨’山水,后世问有能者;写生一路,遂如《广陵散》矣。余欲兼宗其法,拟议神明,尤然面墙,从此仰钻先匠,覃思十年,庶几其有得也。”


    恽寿平五十三岁以沒骨画法绘春花八开图册,计有桃花、牵牛花、牡丹花、绣球、萱花、月季、樱桃与鸢尾花。虽是没骨而近乎写意,用笔已是纯青。其艺术风格达到了 “惟能极似,才能与花传神”的形神皆备的境界。


春花八开图册 恽寿平

纸本册页设色 26.3cm×35.7cm   

上海博物馆藏

图片

白芍药

图片

牵牛花

图片

桃花

图片

绣球花

图片

萱草

图片

樱桃

图片

月季

图片

紫鸢花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